互联网金融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浪]
在5日“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不少新词是历史上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包括“互联网金融”。它们传递了哪些施政信号?代表、委员对此进行了解读。
有望得到名正言顺的市场定位
【报告】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解读】参加全国两会的业界代表委员解读认为,这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进入决策层视野,体现政府开放心态、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执政理念和坚定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以及鼓励创新发展的总原则,也标志着互联网金融将正式进入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序列,并有望得到名正言顺的市场定位和决策层重视。
在一些代表看来,“促进”一词,铿锵有力。“互联网金融从引起百姓注意,到突飞猛进发展,也就是这一年多的事情。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广泛关注和重视?道理很简单,因为它的孳息收入比活期存款高出了十倍还多。它推动的金融创新和变革,让老百姓和中小企业受益了。”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11.06,-0.07,-0.63%)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
刘永好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民生银行(7.74,-0.01,-0.13%)副董事长。这让他的另一个观点更加值得重视。他说,面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传统金融业感觉有压力,这是正常的,“市场总是有压力的,活得太舒适不好。互联网金融促使银行存款搬家,银行咋办?还是得变。而互联网金融今后也一定会有相应的政策和监管,在保障它们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它们的‘草莽成长’有一个规范和制约。”
“我们看到,监管部门实际上有越来越明确的态度:不取缔,但要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全国人大代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5日在接受采访时说,正确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一定要把握好创新和规范之间的关系。
在业界人士看来,互联网金融获得正名和规范后,后续或将迎来新发展机遇,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让更多小微企业、草根用户享受到便捷金融服务,这也符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的大方向。
【背景】过去一年来,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借助全新渠道和技术优势,给众多草根用户带去非常便利的普惠金融服务,但与此同时,来自传统金融行业的抨击和质疑声也从未停止过。此前,有银行业人士评价相关产品对实体经济没有意义,甚至有言论喊出“取缔”论调。
4日,同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央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潘功胜都在全国两会公开场合表态支持互联网金融,明确表示不会取缔;潘功胜委员5日又再度重申,互联网金融有不同形态,风险各异,要根据风险外溢性的不同采取不同监管办法,央行正在加以研究,总的原则是鼓励创新发展,规范和完善监管。
晒出“权力家底” 政府“自我革命”
【报告】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说,权力清单制度既“限权”又“现权”,是政府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的“自我革命”,释放出进一步规范“印把子”的信号。晒出“权力家底”,让公众对权力边界不再“云里雾里”,使“变相审批”、“隐性审批”失去存活空间,是既“去皮”又“割肉”的举措。但好制度要有好的落实监督,不要让好制度变成“稻草人”。
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说,报告中不仅强调“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而且特别指出“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这种力求规范政府行为,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做法,体现了要改变部分行政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的巨大决心,必将使广大老百姓受益。
【背景】就在地方和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接连晒出的行政审批“万里长征图”“人在证途”暴露出社会经济运行中“婆婆”和“管家”仍然过多。一些企业家反映:中央放了,地方还捏着。一些部门,今天减了审批,明天增加了审核,企业负担一点儿也没少。
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提出“两个同步”: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
对“不怕罚款怕曝光”企业更有威慑
【报告】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共享,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一代码,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红宇分析指出,目前银行等领域内虽有各自信用体系建设及黑名单列表,但由于信息无法共享,形成“信息孤岛”,外界很难获取,结果导致“失信者”违法成本较低。
刘红宇认为,征信体系的最终完善就是要尽快实现不同领域内的信息共享机制,让“黑心商”“老赖们”“假摔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
全国政协委员侯欣一表示,全面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于通常“不怕罚款怕曝光”的企业来说更有威慑力。除了建立企业信用“差评库”,还要设立“曝光台”,不能“躲猫猫”和“半公开”。要借助市场力量、消费者选择权、金融机构约束等,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倒逼企业讲诚信。
刘红宇指出,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系统、完整的专门法律、法规来调整社会信用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现行法律涉及社会诚信方面的规定较少,内容过于笼统、抽象,给法律执行造成障碍。建议尽快探讨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市场能动作用的信用立法的可行性。
【背景】今年1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全面推进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要求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逐步消除“信息孤岛”。
截至2012年12月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为8.2亿自然人和1859.6万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
犄角旮旯的支出也要晒出来
【报告】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戴仲川:以前出现个“裸账乡”就让人惊讶,现在“阳光财政”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各级政府都要“祼账”了,力度确实大。阳光财政有利于防治腐败。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对记者说,报告提出要公开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意味着除了部门预算中安排的“三公”经费,还包括中央转移支付到地方资金中,在具体科目里安排的“三公”经费。白景明说,与以前相比,今年“三公”经费的公开力度更大,哪怕是犄角旮旯的“三公”经费都要晒出来见太阳,谁也别想钻空子。
【背景】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力度逐年加大。根据国务院部署,2015年之前,力争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三公”经费全部公开。
每村每户脱贫才是真正的脱贫
【报告】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王光国说,精准扶贫切中了当前扶贫工作的要害。一些地方扶贫资金“撒胡椒面”或被挤占挪用甚至滋生腐败,这些问题削弱了扶贫应有的效果。报告提出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扶贫要到村到户,这才扶到了点子上,因为每个村、每一户的脱贫才是真正的脱贫。
【背景】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国家扶贫标准抽样调查,截至2012年底,我国贫困人口总数为9899万人,占总人口的7.3%。
期待继续加大社会公共卫生投入
【报告】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闫希军表示,新一轮医改以来,“中国处方”取得了明显“疗效”。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医患矛盾就是深层问题的直接反映之一。期待下一步继续加大社会公共卫生投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让百姓“病有所医”,让医院从“效益至上”转为“患者至上”。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说,医改之难,就在于涉及政府与市场、需方与供方、医生与患者、改革与投入多方利益。报告提出“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破除以药补医,巩固全民基本医保,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得更多实惠。
【背景】2013年,我国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约为75%,城镇居民基本医保为70%。全民医保体系向多层次、多维度、多体系扩展。
国家层面更加重视国民素质提升
【报告】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肖伟:提出全民阅读这个概念,反映了国家层面更加重视国民素质的提升。同等学历的阅读量,我国和日本、韩国、以色列相比,有的相当于人家的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但我相信,只要全社会都来倡导,就能逐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背景】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6.74本,同比上升0.97本。其中电子书阅读量大幅上升。2012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35本,相比2011年的1.42本增幅达65.5%。
韩国人均年阅读量为11本,法国为8.4本。
“三个最严”预示下一步将重典治乱
【报告】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郭乃硕称,食品安全问题是老话题,但“舌尖上的安全”是新表述,很质朴、很接地气。“三个最严”预示着下一步将重典治乱。建议将食品安全列入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实行更为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守土有责”,真正建立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无缝监管”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傅企平说,近些年,国家已越来越认识到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认识到需要构建机制,利用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这三个“最严”彰显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决心,建议提高食品安全违法的处罚力度。
【背景】1月8日,监察部给予46名食品质量安全事件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8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并通报售卖病死猪肉、毒生姜、假羊肉、地沟油等5起危害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典型案例。
据新华社电